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·西南铁道报社出版






2023年01月21日

列车上的新春年货铺

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廖薇 郑燕 游滨礼 许毅

1月10日15时50分,凯里站站台上,上百名旅客静静等候着5640次“慢火车”进站。

16时7分,列车刚停稳,贵阳客运段上海二队列车员邓斯纯便吆喝起来:“新春年货铺今日开张,欢迎有需要的旅客上车选购哦!”

近70岁的苗族老人冯朝美,这些天来一直盘算着购买年货的事儿,趁5640次“慢火车”新春年货铺开张首日,想多抢购些心仪的年货。

2019年以来,为方便沿途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置办年货,每年春运伊始到除夕前,这趟列车均会视当日客流情况,决定是否开设新春年货铺。年货铺售卖的年货品种也是在实地走访了解沿线旅客需求后,整合资源联系厂家平价销售,让旅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。

火车穿行在苗乡侗寨的山水之间,琳琅满目的年货放置在车厢两侧,中国结、红灯笼高挂车厢两旁,与车窗上的春联、“福”字相互衬托,车厢摇身变成了年货采购集市,旅客摩肩接踵,不时驻足在各摊点前选购年货,列车上洋溢着浓浓的年味。

“年货一年比一年多,包装也好看,我想买的差不多都能买到。”1箱牛奶、2箱果酱饼干、5袋卤汁牛肉干和银耳,冯朝美还入手了2盒茶叶,准备过年走亲戚用。

列车长胡贵川说:“今年买年货的老乡明显多了起来,从前舍不得买一袋糖,到如今能选好几样,真替他们高兴!”

茶籽油、金刺梨挂面和山珍礼盒等新品种同样受到热捧。家住贵州省加劳翁当村的村民杨书兰花40元钱买了两大盒挂面,漂亮的包装和沉淀淀的份量,让她觉得很实惠,走亲访友很体面。

另一边,动车组上的“年货节”也进行得如火如荼。1月15日,由贵阳北开往盐城的G2690次列车上,列车长令狐绍红的第四个“高铁年货节”如约举办。

车厢内挂着的大红灯笼、车窗上贴着的玉兔窗花、一道寓意辞旧迎新的兔年拱门为列车增添了浓浓年味,4号车厢一隅的展台上堆砌着琳琅满目的年货礼盒,身着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的休班乘务员蒙子涵、陈梦玲不遗余力地向前来问询的旅客介绍着各类礼盒的价格,并为选购好年货的旅客装箱打包。

黄平红薯干、长顺绿壳蛋、息烽雪峰柚、安顺牛肉干、原浆刺梨汁等黔货都颇受青睐,试吃后下单的旅客几乎占到了七成以上。平坝蒸糕、牛肉干等几样特色美食也很快售罄。

自2020年开始,令狐绍红筹备在高铁上义务推介黔货,班组的几名乘务员跟着他一起想方设法联系厂家,寻找优质货源。他们利用休班时间,至少每个季度在列车上办一次移动的“贵州土特产展销会”。春节临近,他们便把这次展销会的主题变为“年货节”,产品主要集中在贵州特色食品、小吃上。

“在高铁上买年货,觉得挺稀罕的!本来并没啥打算,尝到有些小吃味道好,随手买了好几样!”来自重庆的旅客冉大爷说。

“今年选乘高铁回家的旅客变多了,‘高铁年货节’的人气也很旺。”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的令狐绍红感受到了熟悉的烟火气,他们的展销会和“年货节”还将继续办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