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·西南铁道报社出版






2024年02月29日

春运“静”行时

静音车厢:开启“静音模式”的车厢为旅客提供了安静的乘车环境。今年春运,铁路部门进一步拓展“静音车厢”服务覆盖范围,不仅为“想静静”的旅客带来了更人性化的体验,也引领了春运文明出行的新潮流。

本报记者 吴济佑

2月26日,G89次“复兴号”列车从北京西站始发,一路飞驰奔向成都东站。记者走进贴着“静音”标识的3号车厢发现,每个座椅头枕片上均印有艺术字体的“静”字,座位网兜内也都塞有“服务提示卡”,旅客们有的闭目养神,有的戴着耳机使用电子产品,定员90人的车厢内几乎满座,气氛却舒适而恬静。

为营造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,铁路部门自2020年12月起在京沪高铁、成渝城际铁路试点“静音车厢”服务。今年春运,铁路“静音车厢”服务拓展至72列动车,涉及京沪、京广、京哈、沪昆、西成等多条高铁线路,票价与普通车厢相同,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对美好出行的需求。目前,在集团公司管内成渝城际铁路、西成高铁动车上,旅客可体验“静音车厢”服务。

“在‘静音车厢’内,列车语音播报音量是正常音量的30%至40%,乘务员负责为每位旅客提供‘一对一’到站提醒服务,餐服员则会停止对售卖商品的介绍。”当日值乘G89次列车的列车长刘冰介绍,他们还贴心准备了眼罩、耳塞、U形枕等多款防噪助眠“神器”,只为让旅客享受到更细致周到的服务。

在“静音车厢”,旅客应当共同遵守“静音约定”。但如果仍然遇到“熊孩子”“外放党”,该怎么办?车过绵阳站,一阵连续不断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车厢内原本的安静,周围旅客纷纷皱起眉头。只见刘冰端起一杯热茶快步走去,似乎对这一情况早有“防范”。

“先生您好,本节车厢为‘静音车厢’,请您调低音量或移步车厢连接处接打电话,避免打扰其他旅客。”刘冰用轻声细语的劝解换来了该名旅客的理解,待其快速接听完电话后,她接着说:“为您泡了杯茶,小心烫,祝您旅途愉快。”

今年是刘冰服务春运的第九个年头。在她看来,“静音车厢”推出后深受广大旅客青睐,上座率一般会高出普通车厢至少20%。但真正满足大家春运出行“想静静”的诉求离不开铁路部门和广大旅客的共同努力。“温馨春运、文明相伴,文明出行正成为新风尚,我们将和广大旅客一起共建共享更温馨安静的乘车环境。”她说。

当日22时31分,列车缓缓驶入成都东站,“静”然如此的乘车体验让一觉醒来的旅客赵亮直呼“真香”。“二等座的票价,一等座的体验,好久没坐过这么安静的动车了,铁路部门的服务真是越来越人性化!”他表示,今后出行会继续选择“静音车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