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许毅 图/沈向全
今年春运,2024年全国“村晚”示范展示活动在5640/5639 次“慢火车”上举办。活动以列车车厢为载体,串联起途经的站点和村寨,让“慢火车”成为移动的百姓大舞台,给沿途旅客送去了新春的祝福,向全国观众展现喜庆祥和的苗乡侗寨新画卷。经过多家媒体报道后,“慢火车”上的“村晚”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,获得很多网友点赞。
5640/5639次列车是一趟穿行在贵州黔东南苗侗聚居地、逢站必停的“慢火车”,行程337千米,单程运行7小时42分,沿途停靠16个站点。线路始达的两端分别是贵阳市和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,途经黔东南州府凯里。这趟列车自1997年开行以来,因票价低廉、乘坐方便,成为沿途老百姓出行的不二佳选,无论是添置家当、购买农具、出售农作物,还是走亲访友、外出务工或求学,它都是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,把沿途上百个苗乡侗寨紧紧串在了一起。
2019年以来,为方便沿途民族地区群众置办年货,贵阳客运段每年在春运伊始到除夕前,均会视这趟列车的客流情况来决定是否开设“新春年货铺”。在实地走访了解沿线百姓需求后,该段上海一队党总支整合资源,联系厂家平价销售各类年货,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。每逢年货铺开张,车厢两端便摆出“新春年货铺”的海报展架,车厢两侧堆放着琳琅满目的年货,火红的中国结、红灯笼高高挂起,与车窗上的春联、福字帖相互衬托,车厢摇身变成了年货集市。旅客们摩肩接踵,不时驻足在各摊点前选购年货,列车上洋溢着浓浓的年味。
今年,为了在春运期间更好地服务旅客、满足村民需求,这趟“慢火车”进行了升级,其中4节车厢分别改造成为“乡村市集”“非遗工坊”“移动书屋”“健康驿站”主题特色车厢。此外,还加挂了1节餐车、4节硬座,作为苗绣、侗绣、银饰、瑶浴等非遗文化展示舞台,进一步增强乘客互动的体验感。
今年是贵阳客运段开办“新春年货铺”的第6年,在春节前,它如期正式开张!沿途六个鸡、桐木寨、加劳、角冲、甘坝沿线村寨的村民将自家的特色农产品搬上火车,在主题车厢与年货一起进行推介展示售卖。“带货列车长”胡贵川、直播带货达人等现场连线带货,列车员对黔货进行推广介绍,各类风物特产随着“慢火车”走入千家万户,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与振兴。
升级后的“慢火车”吸引了四川、湖南、广东等地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,不少网友纷纷来乘坐这趟慢车,打卡往返“两日游”,既能沉浸式体验沿途村寨浓浓的乡土气息,还能夜游镇远古城。原本进入旅游淡季的镇远,相比去年同期旅游人数增加了近三成左右。
值乘“慢火车”的上海一队职工发现,乘车的苗族、侗族、畲族群众时常在车上高歌几句。车队党总支随即发起倡议,尝试向沿途村寨发出邀请,请村民上车表演“村晚”,共同迎接龙年新春的到来。很多村民非常踊跃地参加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甘坝村村民金海朝。
凯里甘坝村过去是黔东南州有名的贫困村,全村有2300多人,如今靠5640/5639次列车出门打工,实现了脱贫致富,近年来,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楼房。50多岁的金海朝是甘坝村里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过去也是全村有名的贫困户。他从小就跟着村里的老艺人学习吹芦笙,但因家里贫困,一年到头也只能在农闲时间偶尔吹几次。如今,金海朝一家人乘坐路过家门口的“慢火车”卖菜、经商,日子一天一个样。现在,他一有空余时间,就和邻里乡亲聚在一起吹拉弹唱,享受生活。
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金海朝还特意拜凯里市“三下乡”的专家为师,学习演奏技巧。春节临近,金海朝全家接到去“慢火车”上表演节目的邀请,非常激动,提前好些天就开始在精心排练准备。经过专业老师的指点和帮助,金海朝的吹奏水平提高了不少。
临近春节,金海朝一家应约准时登上5640次“慢火车”表演节目,他和儿子表演吹芦笙,爱人胡英兰跟一些女村民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。金海朝说:“我敢在‘慢火车’表演了,心里更有底气,把欢乐带给大家,非常开心。”
如今,5640/5639次这趟“生活慢车”变成了苗乡侗寨的“致富快车”,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,是“人民铁路为人民”的生动写照,被沿线群众爱称为惠民的“村火车”。升级后的“慢火车”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、温馨,生活更加红红火火,也让这个龙年热热闹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