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员 江尧
近年来,重庆西车辆段持续加强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合作,聚焦人才供需的关键点,完善“校企合作、互惠共赢”机制,让院校所授、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同频共振,不断缩短高职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距离,帮助他们实现“迈出校门即进企业”的无缝衔接。
共同需求促进“双向奔赴”
近年来,铁路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,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。而另一方面,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化推进,学生就业难成为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彼此需求的契合催生了一场“双向奔赴”。2021年,重庆西车辆段根据集团公司确定的三年四阶段培养管理实施细则,组织高职生开展“2+1”定向培养,由此开始了同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“面对面”接触。校企双方领导多次走访调研,逐渐在人才联合培养、产教融合实训、师资共建共享、铁路课程设置等方面达成共识。
2022年7月13日,本着“服务需求、资源共享、产教融合、互利共赢”的原则,校企双方共同签署了《校企战略合作协议》。协议明确了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、共同建立工学育人机制、共同培养并互用互享“双师型”教师、共同开展校企文化融合活动等人才培养机制,切实强化校企协同育人,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产教融合深化培养成效
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。近两年,校企双方持续推动产教融合,“2+1”高职生定向培养模式不断创新。
在高职生毕业前,该段提前半年将其“请进铁路”学习培训,利用段安全警示室、企业荣誉室、劳模工作室及实训基地等资源,由劳模先进和技术骨干担任讲师,帮助他们提前熟悉适应工作环境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、掌握基本技能。与此同时,该段优秀师资也“走进学校”,为在校学生授课,加深学生对铁路的认知和了解。
此外,为检验“2+1”高职生定向培养效果、创新职教培训模式,该段还积极组织开展“2+1”高职生实作技能对抗赛,让高职生与青工同台竞技、互学互鉴。
据统计,该段开展“2+1”高职生定向培养工作的4年来,共有179名高职生参培并入职,其中还涌现出了全路“春运立功竞赛优秀个人”、集团公司“成铁新星”、该段职业技能竞赛全能第一名等优秀青工典型。他们接过前辈们手中的“接力棒”,成长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共建共享实现协同发展
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加快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的需求。去年底,集团公司党委要求继续深入实施“技能素质”强化工程,完善“2+1”高职生定向培养模式,提升技能人才源头培养质量,搭建“校企联合、双元育人”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,实现校企发展联通、需求互通、资源融通。
为此,该段继续加强与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合作,共同研发轨道车辆专业人才系统,通过制作环形图、树形图、伞形图等看板,展示职工素质、职业规划、培训进度、师资力量等情况,实现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提升历程的“全程监控”,为职工明晰职业方向和企业掌握人才特质提供了可视化依据。
据了解,今年4月初,30余名“2+1”定向培养高职生到该段开展培训。该段不断尝试深度融合学校的优秀师资和科研实力,联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,让校企合作之花越开越盛。
图为该段“2+1”高职生实作培训现场。杨佳明 摄